你有一個積木屋的玩具,

你一直很愛玩, 從很小的時候玩到現在一歲半了都還在玩,

媽媽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很值得的玩具,

功能很多, 而且很便宜才360塊.

 

它的其中一個功能是"認形狀"的, 上面上很多不同形狀的洞,

小朋友可以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放到對應的洞裡,

積木做成動物的形狀, 放進去時會發出該動物的叫聲.

 

這個玩具是你很小的時候就買了,

但你以前不會認形狀, 只會玩上面的音樂鍵盤,

或拿積木用來咬或用來丟, 沒關係!

咬或丟也是一種玩法!

但是最近你卻開始會認形狀了!

 

原來玩具不止帶給小孩快樂, 還帶給媽媽很大的樂趣,

一個玩具買回來從你不會玩開始放著, 看著你一天一天長大,

突然會玩了, 本來不會的, 突然會了! 真是超神奇的.

看著你從原本不會玩到突然會了, 這就是媽媽的樂趣!

 

所以玩具買回來小孩還不會玩沒關係, 尤其是很小的小孩,

因為反正不管你買了多強大功能的玩具回來, 小孩都是用來咬, 或用來丟罷了.

一個本來就只有咬或丟功能的玩具, 放再久它也只能用來咬或丟.

但是一個有不錯功能的玩具, 在孩子還不會玩時, 還是可以用來咬或丟,

放久了孩子有一天會玩了, 它的功能就用到了.  

所以我好像還滿喜歡買"超齡"的玩具給萌寶的, 當然一切都是在安全的前題下.

不過可能是因為萌寶還太小的關係,

等萌寶大一點, 會玩的東西變多了, 可能就不會這樣了吧.

這是萌媽的奇怪理論, 有點離題了.  

 

說回你會認形狀的事, 你會拿起一個積木, 小手先指著某一個洞, 然後轉頭看一下媽咪,

等待媽咪給你一個回應說"對! 沒錯, 就是這個洞, 好棒喔!"你就會很高興的笑又拍手,

再把積木放進去, 放對了又看媽咪一眼, 要媽咪稱讚你. 得到大人的稱讚你就會很高興.

 

不過媽咪發現一件事, 就是才一歲半的你,

己經知道什麼是自己擅長的, 什麼是自己比較不拿手的,

對於自己比較不拿手的, 會比較不敢去挑戰, 可能是覺得有挫折感.

而比較擅長的, 則是特別喜歡去做, 可能也會很享受大人的稱讚聲吧.

原來才一歲半的孩子就會有這種情形, 我還真的是當了媽才知道.

 

眾多的積木當中, 其中有一個是橘色的青蛙, 因為它的形狀是對稱的,

所以不管哪個方向, 都能吻合的放進洞裡, 你特別愛拿這一隻青蛙的積木,

勝過於其他的不是對稱形狀的積木, 你會一邊把小手伸進去拿積木,

一邊小臉靠在積木屋的洞上, 眼睛看進洞裡, 特地要挑那個橘色的青蛙的.

媽媽有發現這樣的情況, 你連續四五次都是拿橘色青蛙, 都不敢玩別的.

有時候媽媽故意拿一個別的要你放, 你會推開一邊說"不要不要~"

後來媽媽有教你, 放給你看, 告訴你不對稱的積木, 放不進去時,

就"轉轉轉", 轉到另一面, 就放的進去了. 你居然馬上就學會了,

下次再拿一個不對稱積木時, 放不進去, 你居然會一邊翻面,

一邊說"轉轉轉", 然後就放進去了, 因為成功了你就笑的很開心.

你學的很快, 讓媽咪真的滿驚訝的. 

後來就比較不會那麼排斥不對稱的積木, 而一直選橘色青蛙了.

"鼓勵'對孩子來講, 真的還是滿管用的.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萌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